ChatGPT其實沒有在思考?揭開90%的人都誤會的AI真相

ChatGPT其實沒有在思考?揭開90%的人都誤會的AI真相

ChatGPT其實沒有在思考?揭開90%的人都誤會的AI運作真相

「為什麼ChatGPT這麼笨啊!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答錯!」

如果你也曾經這樣抱怨,那麼恭喜你,你和全台灣90%的AI使用者一樣,都誤會了一個驚人的事實:

ChatGPT根本沒有大腦,也從來不會思考。

這聽起來很荒謬對吧?一個能夠寫詩、解數學、甚至幫你寫程式的AI,怎麼可能不會思考?

但這就是今天要揭露的真相:你以為的「AI智慧」,其實只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文字魔術表演。

你被「假聰明」騙了多久?

先問你一個問題:你是不是曾經遇過這些狀況?

狀況一:明明很簡單的常識問題,ChatGPT卻答得離譜 比如問「台北到高雄開車要多久」,它可能告訴你「大約30分鐘」。任何台灣人都知道這不可能,但AI卻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。

狀況二:前一秒還很專業,下一秒就出現低級錯誤 剛才還在跟你討論複雜的投資理論,突然說出「股票價格永遠只會上漲」這種外行話。

狀況三:同樣的問題,每次回答都不一樣 今天問AI「如何煮出好吃的白飯」,明天再問一次,竟然給出完全不同的方法。

如果你遇過這些情況,那麼你已經親身體驗了一個重要事實:AI並不是真的很聰明,它只是很會「偽裝聰明」。

揭秘:AI其實是超級豪華版的「文字接龍遊戲」

想像一下這個場景:有一個人擁有全世界所有書籍的完美記憶,但他完全不理解這些內容的意思。當你問他問題時,他會快速翻閱腦中的資料,找出「最常出現在一起的文字組合」,然後拼接給你。

這就是ChatGPT的真實運作方式。

它不是在思考,而是在玩一個超高速的「文字預測遊戲」。

讓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解釋:

當你輸入「台灣最有名的夜市是」時,AI的運作過程是這樣的:

  1. 掃描資料庫:在億萬筆文字資料中搜尋類似的句型
  2. 計算機率:發現「士林夜市」、「逢甲夜市」、「六合夜市」最常出現在這個句子後面
  3. 選擇輸出:根據機率選擇最可能的答案

整個過程中,AI完全不知道「夜市」是什麼,不知道「台灣」在哪裡,也不知道「有名」代表什麼意思。它只是在做超高速的文字拼圖遊戲。

為什麼這個真相這麼重要?

理解這個真相,可以解釋你在使用AI時遇到的所有困惑:

困惑1:為什麼AI有時候很聰明,有時候很笨?

真相:AI沒有真正的智慧,只有資料覆蓋率。

當你問的問題在訓練資料中很常見時,AI就能給出看似專業的回答。但如果是比較冷門或需要真正理解的問題,AI就露餡了。

比如AI能夠回答「Python怎麼寫迴圈」(因為網路上有無數這樣的範例),但卻可能搞錯「昨天下雨,所以今天地面是濕的嗎?」(因為它不理解時間和因果關係)。

困惑2:為什麼AI會一本正經地說錯話?

真相:AI沒有「確信度」的概念。

人類不確定時會說「我不太確定」,但AI不會。它只會根據文字出現的機率給出答案,然後用同樣自信的語氣說出來,不管答案是對是錯。

這就像一個背熟了百科全書但不理解內容的人,他會用同樣的語氣告訴你「水的沸點是100度」和「水的沸點是200度」。

困惑3:為什麼同樣的問題會有不同答案?

真相:AI有「隨機性」設定。

為了讓回答更自然,AI被設計成每次都會有一點點隨機變化。就像擲骰子一樣,即使問題相同,AI也可能選擇機率第二高或第三高的答案。

三個生活化比喻,讓你秒懂AI真相

比喻1:超強記憶力的鸚鵡

想像有一隻鸚鵡,聽過全世界所有人說過的話,記憶力超強。當你跟它對話時,它會模仿那些聽起來最「合適」的話來回應你。

但鸚鵡不理解這些話的意思,只是很會模仿。有時候模仿得很像樣,有時候就會說出完全不合邏輯的話。

比喻2:天才級的自動接字機

你玩過「看圖說故事」的遊戲嗎?AI就像一台超級厲害的「看字接字」機器。

給它「從前從前有一個」,它能接出「美麗的公主住在城堡裡」。給它「如何投資」,它能接出「股票需要先了解基本面分析」。

但它不知道公主是什麼,也不知道投資是什麼,只是很會接出「聽起來對」的句子。

比喻3:沒有理解力的萬能圖書館員

想像一個圖書館員,他把全世界的書都背下來了,但完全不懂任何一本書在說什麼。

當你問問題時,他會快速找出所有相關的書頁,然後把最常出現的答案組合起來告訴你。有時候答案很棒,有時候就會出現奇怪的組合。

真實案例:AI「假聰明」的經典時刻

案例1:ChatGPT的地理災難

有人問ChatGPT:「從台北車站走路到101大樓要多久?」

ChatGPT回答:「大約15-20分鐘。」

任何熟悉台北的人都知道這至少要40分鐘以上!但AI在資料中看到很多「市中心景點間的步行時間」,就隨機選了一個看起來合理的數字。

案例2:AI的數學邏輯錯誤

問題:「如果一個披薩切成8片,我吃了3片,剩下幾片?」

正確答案:5片

但ChatGPT有時會回答:「剩下5片,但如果你還餓的話,建議再點一個披薩。」

前半句對了,但後半句暴露了它不理解「數學題」和「實際建議」的差別。

案例3:AI的常識盲點

問:「為什麼雨後會有彩虹?」

ChatGPT:「彩虹是由於陽光通過雨滴發生折射和反射現象產生的。」(正確)

問:「那下雨天能看到彩虹嗎?」

ChatGPT:「可以!下雨天最容易看到彩虹。」(錯誤,下雨時沒有陽光就看不到彩虹)

AI知道彩虹形成的科學原理,但不理解「下雨天通常沒有陽光」這個常識。

學會這4招,讓「假聰明」的AI為你真正服務

既然知道了AI的真面目,我們就能更聰明地使用它:

第1招:把AI當成「超強搜尋引擎」,不是「智慧顧問」

錯誤期待:「ChatGPT,我該不該買這支股票?」 正確使用:「ChatGPT,幫我整理這支股票的基本面資料。」

把AI當成資料整理助手,而不是決策顧問。

第2招:要求AI提供「資料來源」,不要照單全收

實用指令:「請提供你這個答案的依據,並說明可能的不確定性。」

這會逼AI承認它的限制,而不是裝作什麼都知道。

第3招:用「常識檢查」過濾AI的回答

AI可能會說出「常識上不可能」的答案。養成習慣檢查:

第4招:把複雜問題拆成簡單問題

複雜問題:「我該如何投資理財?」(AI容易給出空泛答案) 拆解問題

  1. 「定期定額投資的優缺點是什麼?」
  2. 「新手投資ETF需要注意什麼?」
  3. 「如何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度?」

這樣能得到更準確、更實用的答案。

最重要的一課:AI是工具,不是神

知道了這個真相,你可能會問:「那AI還有用嗎?」

當然有用!只要你不期待它是全知全能的神,而是把它當成一個「超強但有限制的工具」。

AI很擅長的事情:

AI不擅長的事情:

掌握真相,你就是AI時代的聰明使用者

現在你知道了90%的人都不知道的秘密:ChatGPT不會思考,只會超高速地玩文字接龍遊戲。

這不是要貶低AI,而是要幫你建立正確的期待。就像你不會期待計算機能陪你聊天,也不應該期待AI能像人類一樣思考。

但是,當你用對方法使用AI時,它就會變成你最強大的助手。

記住這個核心原則:AI是超強的文字處理工具,不是有智慧的朋友。

用這個心態去使用ChatGPT,你會發現它比你想像的更有用,同時也不會再因為它的「愚蠢」而感到挫折。

畢竟,一台不會思考但記住了全世界所有文字的機器,已經夠神奇了,不是嗎?

@media screen and (max-width: 991px) { .navbar-wrapper-desktop { display: none !important; } .navbar-wrapper-mobile { display: flex !important; } } @media screen and (min-width: 992px) { .navbar-wrapper-desktop { display: flex !important; } .navbar-wrapper-mobile { display: none !important; } }